首页>新闻资讯>见证——一个让人永远难忘的时刻

见证——一个让人永远难忘的时刻


来源: 上虞日报 作者: 尔雅 编辑: 任晓燕

正是炎炎的盛夏渐渐远去、徐徐的秋风微微吹拂之时,我们迎来了一个让人永远难忘的时刻,一个可以载入中国陶瓷工艺和收藏史册的动人时刻——2014年8月29日上午,在沈阳“关宝琮艺术馆”举行了一个“‘陶风瓷韵’师徒联展暨关宝琮大师收徒仪式”。

没有庆贺的花篮,没有缤纷的彩旗,更没有招人的喇叭声,虽俭朴但不失隆重,虽低调但不失庄重。将要成为关宝琮大师入室弟子的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汪洋、陈新华,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赵永锋、林晓东,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竺娜亚,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汪洲,收藏家石增平,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张玉东,鲁迅美术学院讲师王妮娜、钱麒光,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孟昭君、韩春玲,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毛丹宇等13位中青年陶艺家、收藏家的个人简介及其陈列着的作品,分明无言传颂着关宝琮大师的爱心,叙述着弟子们的用心。

11时许,艺术馆大门口,分两段举行的前段仪式将要开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突然发现著名全国劳模李素文、原辽宁省政府副省长林声、原辽宁大学校长冯玉忠、辽宁省文联主席郭兴文来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龙泉青瓷传承人徐朝新也千里迢迢从浙江龙泉赶来祝贺。自然,作为特邀见证人,我也有幸与浙江上虞“承缘堂”主赵洪根及其他嘉宾一起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仪式上,无论是林声先生的讲话抑或嘉宾代表的发言,都表达了同样的主题:对德艺双馨的关宝琮大师以博大的胸怀收徒传艺这份历史担当的无限崇敬。我知道,关宝琮大师是从事古辽瓷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位学者型的教授、实践型的大师。从1968年向辽宁省委写报告提出要搞辽代陶瓷研究开始,关宝琮大师竟一连投入12年时间。这中间,其研究内容涵盖了辽代古陶瓷物理、化学性能、辽代古陶瓷史、拉坯等工艺、原料的配方等。而硅酸盐研究所的工作,则让他学会了用科学、理性、系统的方法作分析研究。此后,他又针对现代北方陶瓷创作生产状况提出了“辽瓷新品种研究”的课题。与此同时,他还开辟了另一个研究战场——恢复和创新古陶瓷技艺。关宝琮大师不仅在陶瓷工艺上取得突破,在当今电煤窑取代柴窑,一些珍贵的釉下彩可能失传之际,他更毅然担当起存亡继绝的艰巨历史任务,不顾田间餐风雨宿之苦,携同家属通力合作,打坯、成型、描绘、挂釉、入室烧制等一系列工艺,亲自动手,使得古色盎然的精美艺术得以呈现,在观众面前大放异彩,为中国陶瓷艺术博得了荣誉。是啊,关宝琮大师是陶艺大师中创作作品最多、著作最多、获奖最多的人之一。1980年,他出版了《中国古代陶瓷造型与装饰研究》,并获辽宁省科技论文一等奖;1981年出版创作陶艺作品《辽瓷艺术》;1983年9月承接国家轻工部课题《辽代陶瓷研究》;1984年,《辽瓷新品种研制》获国家轻工部重大科技成果奖;1985年,出版了《民间青花瓷》;1992年,创作陶艺《故居》作为国礼赠与朝鲜金正日同志。他还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艺美术工作者。与此同时,关宝琮大师还是一位著名的美术大家,他长期从事绘画创作,无论花鸟、山水、人物,他都形成了自己的独到面目,以至深受广大观众和市场的热捧。关宝琮大师也还是一位著名的文物收藏和文物鉴赏大家。长期的收藏鉴赏经历,更令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收藏理念,那就是“不求永远占有,唯求曾经拥有”,他先后将2000余件珍贵的文物无偿捐赠给一些国家博物馆,并与家人约定:百年之后,拟将所有藏品全部捐献给国家,以完成他“完璧归赵”的心愿。关宝琮大师所创造的艺术成就,不仅被同行视为不可复制的经典和精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盛赞。于是,我刹地想到,选择向关宝琮大师致敬,其实,也就是选择了向文化大师致敬,向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致敬。

作为中国文艺界的杰出代表,关宝琮大师已然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一种符号。2013年10月7日,他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了“薪火相承”国画陶瓷艺术展。为纪念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于今年6月登录世界遗产名录,向日本社会介绍通过大运河和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得到广泛传播的中国陶瓷器和绘画艺术,中国国家观光局驻东京办事处于7月28日—8月1日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纪念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登录世界遗产——‘陶风瓷韵’现代中国陶瓷器绘画艺术展”,关宝琮大师再次带着全新的作品和他的弟子成功参展,受到日本各界及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先生的啧啧称奇。“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陶瓷器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对亚洲邻国、伊斯兰世界、地中海地区和欧洲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陶瓷器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日本的茶道、花道、禅宗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次‘陶风瓷韵’展汇集了关宝琮等中国首批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的精美作品,希望能够加深日本朋友对中国陶瓷和绘画艺术的了解,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和民间友好往来。”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在开幕式上说的这一番耐人寻味的话语,更从一个侧面表达了对关宝琮大师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民间友好往来所作贡献的首肯。

然而,也正如关宝琮大师在日本展览开幕仪式上由衷感慨的那样:“在中国现有344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中陶瓷界有68名。我今年已经78岁,时时感到把陶瓷文化传承给后人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是的,作为老一辈陶瓷艺术家,关宝琮大师无时无刻不在挂念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果说,他一直没有淡忘自己的历史责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话,那么,这次拜师收徒仪式的举行,其更大的意义则在于唤起更多艺术家们的一种传承意识和义不容辞的历史担当。

随着与会者缓缓步入艺术馆一楼展厅,后一段的拜师收徒仪式就要开始了。大屏幕上播放着的沈阳电视台的专题采访节目,终将与会者的目光再一次深深融入了关宝琮大师与陶瓷对话与陶瓷共存的日日夜夜。年年岁岁、岁岁年年,釉色挂老了他的脸,瓷坯挺起了他的胸,窑火烧红了他的心,他在陶艺世界里辛劳着,他也在陶艺世界里快乐着,他一天也离不开陶艺世界。我不知道,究竟是他滋养了陶艺还是陶艺造就了他?

当13位弟子毕恭毕敬地站立在关宝琮大师面前时,主持人宣布拜师收徒仪式正式开始。而当13位弟子随令而齐刷刷地跪在地上叩完三个响头时,全场报以最热烈的掌声。作为特邀见证人,我很幸福,因为我看到了平日只有电影里才有的场景,我见证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按传统的说法,拜了师傅,从此往后,师傅就是弟子的“再生父母”。难怪,不仅台上弟子们个个热泪盈眶,就连台下的观众也有人抽泣起来。弟子的热泪,既是对师傅最真诚的敬意,也是对自己能够成为大师弟子的慰藉;观众的泪水,既是对关宝琮大师艺术成就的敬佩,也是对他收徒纳徒之举的赞叹。

一俟关宝琮大师向爱徒颁发完签有见证人林声、冯玉忠、徐朝新、韦尔申、郭兴文名字的《收徒证书》,作为大弟子的汪洋始代表众弟子上台作了一番虔诚而精彩的发言。他说:“今天有幸成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嫡传弟子,意味着今后弟子们会有更多时间、更多机会接受师傅更具体的指导和更亲切的教诲。师傅肩上,一头挑着民族工艺美术振兴的未来,一头挑着我们弟子发展的未来。师傅身上,体现了老一辈艺术家对中青年一代的无比关爱,对中国陶艺界、美术界、收藏界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无比关心。能够成为师傅的弟子,自然无比荣耀、无上荣光,但我们也深深感到,这是荣誉也是压力,是机遇也是挑战。‘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我们只有自觉以师傅为榜样,做到自立更自律,永远走在继承不满足、创新不停步的路上,师傅‘德之馨香’、‘艺之魅力’才会在我们身上延续、流淌。事实上,这也是对师傅恩德的最好回报。”听罢,自让人折心动容、情不自已。

原本以为,在接下来的师傅训话环节中,关宝琮大师会有滔滔不绝的训诫,然而,他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和乃不流有定节,敏而好学无常师”,他由衷地希望弟子们时时有创新、年年有进步。他更愿意向弟子们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细细回味这似训诫又不似训诫的话语,关宝琮大师当向弟子们表达了太多太多的深情寄托和殷切希望。这些语重心长的话语,不仅震撼着弟子们的心灵,也为广大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想起了韩愈的话:“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让弟子站在师傅肩上登高望远、骐骥一跃,让弟子也同时向其他大师、专家、能师学习而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让弟子超过师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不就是关宝琮大师的期盼所在吗?这不也是中国工艺美术事业、收藏事业得以赓续而蒸蒸日上的希望所在吗?关宝琮大师的博大胸襟、忘我境界,由此可见一斑。

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令人难忘的时刻,这也是艺术的瞬间、历史的瞬间,这更是应该永远记住的时光。当见证人郭兴文先生代表见证人发言时,台下又一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瓷,始于商青,衍生万变,各分其类,又如百川赴海,经四万八千法门而至化境者,终究融汇众家,归于一统。我们有理由相信,这13位弟子必定会承师恩师训而成为师傅关宝琮大师“窑”中烧结的“满膛珠玉”。

“华夏文明贯世横亘,艺术长河悠悠不息;前浪亦有后浪推涌,传承且为铸就明天。”前后两段举行的仪式其占用的场地并不大,其占用的时间也并不长,但在我的心里它占据的位置却很大很大,它攫住我的时间却很长很长。中国的陶瓷工艺显然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有道是,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这也恰恰是中国陶瓷工艺为世界各国所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同中国的陶瓷工艺影响过一些国家的陶瓷生产一样,国外的一些陶瓷工艺也影响过中国的陶瓷生产,大家就是在不断的碰撞中、借鉴里相互得以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诗经》中有这样两句诗:“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陶瓷工艺最大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其命维新”。实现“其命维新”,关键在于“顶上来”,呼唤和培养一大批中青年陶艺家能够传承“家学”、脱颖而出——在时间的纵深上,继承历史,立足现在,朝向未来,完成中国陶艺的转型;关键在于“走出去”,希望有更多的陶瓷工艺创作团队及其陶瓷产品走向世界,以期在海纳百川、举一反三中求得自身的更加强大——在空间的广度上,保持特色,兼容并蓄,取长补短,为世界陶瓷工艺的发展做出贡献。否则,离开了“顶上来”和“走出去”这两条,中国陶艺就难有转型的契机,也缺乏转型的资源,而没有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国陶瓷就难以抵挡外来冲击,也难以跟上世界的潮流。关宝琮大师深谙其理,其以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文化自觉早早作出了自己应有的历史担当,那么,其他老一辈陶艺家尤其是广大中青年陶艺家呢?陶艺家如此,其他从事中国文艺、中国文化的同仁们呢?



上一篇:瓷器收藏:小楼承缘启鸿运

上一篇:上海中心举办关宝琮陶瓷艺术品鉴展(图)